【從0開始認識系統櫃】系統板規格分級 ─ 怎麼選防潮等級板材?

2024-06-02 產品資訊

處在亞熱帶、四面環海的台灣,全年溫暖多雨,是東亞最潮濕的地方。高濕度的氣候下,木材家具、裝潢與房屋便需稍加留意使用與維護辦法,得以延長物品的使用週期壽命。系統家具板材(塑合板)本身具備一定程度的防潮性能,並具國際與各國標準明確規範,讓消費者安心使用。

❚ 歐盟EN312 防潮測試

可以透過測定塑合板物質性能的歐盟EN312標準當中──「泡水24小時《EN317》」以及「耐濕性循環測試《EN321》」兩項測驗的吸水厚度膨脹率,瞭解板材防潮力是否合格。

台灣使用 P3防潮板

選用何種面板等級,取決於應用環境之氣候條件以及預期負重水平;台灣屬海島型氣候,製作用途及承重條件,以P3防潮等級塑合板為最佳。 EN312標準下P3防潮板的吸水厚度膨脹率:𝟖~𝟏𝟑𝐦𝐦小於𝟏𝟕%、𝟏𝟑~𝟐𝟎𝐦𝐦小於𝟏𝟒%、𝟐𝟎~𝟑𝟐𝐦𝐦小於𝟏𝟑%

  防潮等級 P1~P7

歐盟EN312標準依防潮測試結果,將板材分成7種等級,【P3、P5、P7為防潮板】,【P1、P2、P4、P6】為非防潮板,分別適用於不同區域氣候,並且有不同承重用途,有的做可作家具板、有的則是能應用在地板或房屋結構支柱。


❚ V313 耐濕性循環測驗法

市面上也常聽到V313板,而這串數字到底代表什麼意思? 

其實V313是一種耐「耐濕性循環測驗法」,將板材【泡進20度水中3天→放在-12度環境冷凍1天→在70度空間熱乾燥3天】以上3個步驟依序循環3次,測得實驗前後材料質量變化率。過去舊制的V313、V100、V20等級係數(浸泡24H的吸水厚度膨脹率),已被歐盟EN312標準新制P1~P7分類取代,更多時候看到的是後者標示。以V313循環測試並符合P3防潮等級的板材,其膨脹率分別需為:𝟔~𝟏𝟑𝐦𝐦小於𝟏𝟒%、𝟏𝟑~𝟐𝟎𝐦𝐦小於𝟏𝟑%、𝟐𝟎~𝟑𝟐𝐦𝐦小於𝟏𝟐%、𝟑𝟐~𝟒𝟎𝐦𝐦小於𝟏𝟏%

❚ 台灣/日本 防潮測試

台灣CNS2215標準與日本JIS A 5908針對板材防潮性能是以浸水24小時試驗法為指標,測試後計算吸水厚度膨脹率,需小於𝟏𝟐%才是符合國家規範的防潮板。

❚ 封邊品質 是另一大因素

除了板材本身的防潮能力,封邊技術品質也是一大重點,系統板經裁切會有斷面切口,若暴露的斷面未進行封邊處理,將使水氣透過切口進入底材中,大幅降低板材防潮效果,進一步導致膨脹變形,因此封邊技術優劣,也是防潮耐久的一大主因。

❚ 良好使用習慣

若檯面櫃體上有液體,盡早擦拭乾淨;定期除濕,降低空間濕度,避免物件發霉膨脹損毀,對任何材質的家具、裝潢都是更好的維護保養方法。

❚ 各國板材防潮試驗等級

❚ PFLEIDERER(菲德萊) 板材通過符合P3防潮等級


圖片來源:PFLEIDERER、瑞達特

文字編輯:瑞達特貿易有限公司